社交障碍是自闭症谱系障碍中核心的一点,家长们头疼的事情。
孩子不会自主地去寻求玩伴,即使我们把小朋友邀请过来,却发现他们各玩各的,不能够玩到一起。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跟别的小朋友互动的话,不妨采用以下方法。
我们要学会找到孩子的动机
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存在社交障碍的孩子,他们对人不关注,但是只是关注于吃、喝、玩等能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事物上。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生理需求是人与生俱来比较基础的需求,而社交需求是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展等变化而产生的比较高阶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推动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就是动机。但是孤独症孩子先天发育不足,所以他们的社交动机是非常薄弱的。
正常人进行社会交往,是为了满足三大需求,即信息交流、情感满足和利益追逐。
但自闭症的孩子普遍无法理解这些高阶的需求,同时也不会意识到跟人交流的必要性。
要知道社交是离不开人的,所以我们要根本解决交朋友的问题,就一定要解决动机因素。
比如有这么一个宝宝,他目前对人完全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可能就是一个溜溜球。
如何将孩子对溜溜球的兴趣引导到人身上呢?
我们可以把溜溜球放到社交对象身上,每次要玩溜溜球,就一定要先找到人,然后再把溜溜球给到他。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连接——要玩溜溜球,先找人,找到人可以玩到溜溜球。
慢慢的孩子对人的动机就会和溜溜球一样,达到同样的高度,到此他就具备了对人的社交动机。
那么当我们的孩子激发了对人的动机之后,在生活中就会变得很八卦,看到有人他就会往前凑,见到人说话,他就会关注他。
他有困难他就会去找人,这样我们的孩子就具备交朋友的基础能力了。
寻找一个合适的社交对象
当我们培养了孩子对人的动机之后,我们就可以启动步骤二,为我们的孩子挑选恰当的交往对象。
这一点非常的关键,因为如果让我们的孩子自然而然的去跟正常孩子交往,我们会发现这个交往,往往不成功。
因为普通的孩子无法理解有一类孩子连交朋友都是要训练的,他会认为你不好玩而且觉得你怎么不回应我,你反应太慢。
这些因素导致的结果就是社交不成功。
所以我们为了保证社交的成功,首先挑选的伙伴要是成年人,先让我们的孩子跟成年人能交往起来,然后我们再泛化到比我们孩子年龄大一点的小伙伴。
因为年龄大一点的小伙伴心智能力成熟一些,他们可能更懂得包容,更懂得配合,所以他们会配合我们孩子的行为,让我们的孩子有机会去练习社交技能,从而达到一个顺畅交往的过程。
当与年龄大的小伙伴交往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我们才可以把我们的孩子泛化到跟他同龄的小伙伴。
当然泛化到同龄的小伙伴,孤独症康复训练机构还有一系列要注意的小技巧,比如说小伙伴挑选的时候,一定要挑性格相对活泼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比较好接触。
其次,我们要训练一下这个小伙伴,比如我们跟他说给他一个小任务——一会有个小朋友可能会跟你要薯片,如果他跟你说了要,你就给他。
这样才能在现实情况中,达到我们期望的效果,否则可能得不到好的反馈,影响孩子的社交动机。
我们要给这个配合的小伙伴一定的激励方式,让这个小伙伴更好地配合我们做这种社交训练。
辅助训练必不可少
在社交训练的初期,辅助是必不可少的。
毕竟对于其他被交往的小伙伴来说,他们并不专业,并不知道在什么环境下该如何反应,所以他们很多时候还是会用正常孩子可能会出现的正常反应来对待我们的孩子。
而我们训练的目标是在正常环境下跟正常的小伙伴交往能够顺畅的进行。所以如果没有辅助训练,在现实中是很难达到我们的训练目标的。
所以方法就是你找一个小伙伴,你跟在你孩子的旁边辅助孩子完成社交行为。
虽然是辅助,但是你要坚持这样做,同时注意把辅助撤除,你的孩子就会具备和这个孩子独立交往的能力。
如果您想更好地帮助孩子进步,给孩子做实际可以操作的训练,那你可以学习我们的MUST家庭系列训练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