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的核心症状包括语言发育障碍、社会交往能力障碍、兴趣缺失和重复、刻板的行为等。
家长在家庭训练中是否拥有正确的教养观念以及是否掌握科学的教养方法,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干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自闭症儿童该如何开展家庭训练呢?今天就来分享一下关于自闭症儿童家庭训练的具体内容!
01 生活自理
一个人不识字也能很好地生存。
只有家长能意识到生活自理的重要性,把原本的生活还给孩子,孩子在未来才有可能学会照顾自己。
比如,自闭症孩子在接受训练时,老师会教孩子如何洗手,分几个步骤:老师演示——学生练习——家长辅助。
这样的情景可能很多家长都经历过,可是却有很多孩子四五岁了还是不能自己把手洗干净,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是因为家长不给孩子机会,导致孩子练习的次数不够。天津自闭症学校
如果一个孩子一天吃三顿饭,两次加餐,去五次厕所的话,按照饭前便后要洗手的习惯每天有十次机会洗手,一个月就有三百次。
如果家长把孩子的每一次洗手都当做训练,那么能力再低的孩子三个月也能学会了。而这样的技能会每天得到巩固和泛化,一旦孩子学会了,会长期固定下来。
02劳动技能
孩子的劳动基本上是做家务,一般的孩子会模仿大人而自发地做这些事情,但自闭症的孩子因为对外界的关注较少或关注偏执而不能完整地接收外部信息,又因为他们不能很好地认知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于是没有学习做家务的意愿。
例:教孩子擦桌子。
每次吃饭后拿走碗筷时,让孩子跟着擦桌子,完成一项家务后,家长可以给予表扬:你真棒!
此外,还可以给孩子一些喜欢的食物或玩具用于激励。
这样的强化能调动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情感,让孩子快乐地参与到活动中。等孩子能参与了,家长再逐步地撤掉辅助,直至孩子能自己能完成这件事情。天津自闭症康复中心
03行为规范
自闭症孩子通常我行我素,行事时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和环境条件,很难融入社会生活。建立良好的规则就是孩子进入社会生活的第 一步。
例如:
晚上不弄出很大声音,以免打扰邻居休息;
出行沿路的右侧行走;
在电影院里不能大声说话;
超市里的物品不能拿来就吃;
公园的池塘里不能洗澡……
如果自闭症孩子不理解这些规则,也不懂自己的行为为什么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可能会发生情绪和行为的问题。
因此,家长在生活中认真梳理生活规则,再分步教给孩子。教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家长自己首先遵守规则,如每次带孩子出门走路时都靠右侧行走,如果有人行道则一定在人行道上走,需要过路口时宁可多走些路也一定要走人行横道。
孩子建立规则的过程中家长如果不能一贯坚持自己的原则,在中途不经意间违反规则,就必须马上纠正,否则容易干扰孩子正确的行为认知的建立。孤独症康复训练机构
04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自闭症的核心障碍,也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1)引导、鼓励孩子多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
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在游乐场观察别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怎么做的,并在一旁说明小朋友的动作和表情。如:“你看,那个小妹妹摔倒了,在哭呢”,“这个小弟弟在吹泡泡,好好玩”。
(2)示范、带领、鼓励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建议先由肢体游戏开始。
比如带着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追逐的游戏,牵手转圈圈等,最 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孩子比较感兴趣的游戏活动。
(3)多做能促进孩子模仿以及互动的游戏。
如:玩躲猫猫、手指歌、跷跷板、来回滚球,以及挠痒痒等。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故意漏拍或者延迟反应,等待自闭症儿童的“催促”,如眼神的接触等,以强化互动的效果。
(4)协助孩子玩扮演性游戏。
游戏的选择可以从实际的物品以及与孩子生活经验相关的活动开始。比如帮娃娃洗脸刷牙、看医生、购物、剪头发等活动,可以先扮演家长或其他熟悉的人,然后再发展到熟悉的故事或卡通人物。